2016年11月28日 星期一

專櫃暨銷售人員工會不定期工作雜記之一

剛剛跟一個櫃姐K聊了半個多小時,K在中南部A百貨站了近10年,也受雇同一個櫃商近10年,算是資深的櫃姐,而櫃商總公司在台北。
他最近收到總公司的傳真,請所有櫃點都選出總公司的勞方代表,近期召開第一次的勞資會議。
可是所有櫃點分散於台灣各縣市的各家百貨,大家彼此誰也不認識誰,更從來不知道什麼是勞資會議,於是大家傻傻地隨便填了幾個名字就傳真回去。
隔一兩天,公司傳EMAIL公布勞方代表名單給大家,也不知道誰幾票、怎麼被選出來的,總之是請他們最近要去台北總公司開會。
櫃姐K一看名單有他,但也發現大部分勞方代表上班地點都在台北總公司,加上他也才4個不是在台北總公司上班,K心裡有些想法和提案,但是又沒去參加過這種會議,所以才和我們連繫。

K的提案包括幾個:
1. 不足一小時的加班,如30分鐘,要以0.5小時計算,給付加班費。
2. 在櫃上用餐,並不是休息時間,客人一來我們依然放下餐點馬上服務,就算離櫃也不會超過30分鐘,不能扣除一餐一小時,以逃避超出的工時。
3. 專櫃的業績目標獎金,變動或調整,需勞資雙方協議,不能資方自行做變更。
這些在我們來看都是很基本的「權益」,並不是多出來的「福利」,但是這將近10年的站櫃工作,櫃商卻一直都沒有做到這幾項。幾年來,K也向總公司的協理反映過但一直不了了之,櫃姐K鼓起勇氣在提案單寫下他的想法傳真回去。
後來也就請K要有「提案一個都不會通過」的心理準備,可能可以遊說幾個會願意支持他的勞方代表,讓整個會議的呈現不要只有一個人的聲音。做好失敗的準備,但還是要把自己的、同事的想法努力說出來,至少你有努力過 :-)
因為K明天早班,就不深聊,跟他約了時間見面,互道晚安後掛電話。

仔細想想,百貨服務業這種產業,勞工要團結真的好難。

有些百貨公司連內勤行政人員、會計單位、清潔單位都是外包,每一個櫃又都是不同的櫃商,一整間百貨工作人員有上百上千位,但實際是該百貨聘僱的員工卻不到200位是可能的,也是大部分存在的狀況。
而於櫃商來說,總公司和各個櫃點聘僱的人都分散在不同縣市,幾乎都不認識,勞資會議是不是只是請櫃姐櫃哥去喝喝茶簽簽名的呢?
而剛剛雖然用溫柔、和緩的語氣告訴櫃姐K要有「至少你有努力過 :-) 」的想法,但心裡總不只是如此。
「至少你有努力過 :-) 」這句話的延伸版本是
「讓你嘗嘗努力後失敗的感覺,你會知道以勞工個人面對資方是多微薄、多有壓力的,加入工會吧!讓我們一起來面對,一起爭取更好的勞動環境!」
和每個個案對話,都希望他們可以把靠北把不滿化為團結、行動的動力,認清權利永遠是靠用力爭取、鬥爭而來的,沒有過被摸頭、被忽視、被用花言巧語呼攏過,不會了解到目前手上擁有的這些是多麼渺小。

想想兩年前的自己面對想做的議題,還真的是靠一股近乎愚蠢的一廂情願,覺得「至少自己有努力過就對得起自己」,後來經過種種挫敗才認清事實更換策略和行動...啊...原來我也是會成長的...